日期:2023/04/30
SDGs17加強執行手段,重振可持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SDGs17Strengthen the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and revitalize the Global Partnership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DGs17可持續發展目標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SDG17: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自可持續發展目標1:無貧困以來,我們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你讀過所有與前16個目標相關的書嗎?如果是這樣,知道如何拯救海洋、保護動物、使用清潔能源或促進和平對你來說很容易。既然您知道了使我們的星球變得更美好的所有步驟,您可能會問自己:“現在怎麼辦?好吧,現在是時候一起採取行動了!這17個目標只有通過強有力的夥伴關係和合作才能實現。這是什麼意思?想像一下,你正在和你的朋友踢足球。要進球,你必須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工作,共同制定戰術。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同樣的心態。整個世界需要團結起來,以實現其共同目標:確保地球上每個人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COVID-19大流行使每個人都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任何國家都無法單獨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是我們唯一的選擇。一些地區沒有必要的設備來為其人民提供服務,這意味著其他國家需要提供説明和支援。提供醫療保健、優質教育或營養食品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你能做些什麼來提供幫助?您可以在學校加入或創建一個小組,致力於採取行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例如,確保您的班級回收您用來寫下您的好主意的所有論文!我們關於可持續發展目標17的新閱讀清單: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將激勵您與朋友,家人和同學合作。如需更多想法,請回到之前的任何目標 - 我們所有人都有無限的機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SDG17多方利益有關者夥伴關係和自願承諾
Multi-stakeholder partnerships and voluntary commitments
SDG17相關可持續發展目標
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它要求不同部門和行動者以綜合方式共同努力,彙集財政資源、知識和專長。在我們這個新的發展時代,17個相互交織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個相關具體目標作為實現我們希望的可持續未來的藍圖,跨部門和創新的多利益攸關方夥伴關係將發揮關鍵作用,使我們在2030年之前達到我們需要的地方。
可持續發展夥伴關係是各國政府、政府間組織、主要群體和其他利益有關者自願採取的多方利益有關者倡議,這些倡議有助於執行政府間商定的發展目標和承諾,這些目標和承諾載於《21世紀議程》、《約翰尼斯堡執行計畫》、《千年宣言》、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會議(裡約+20)題為“的 “我們希望的未來”、第三次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國際會議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可持續發展目標17是“加強執行手段,重振可持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承認多利益攸關方夥伴關係是調動和分享知識、專長、技術和財政資源的重要工具,以支持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目標17進一步尋求鼓勵和促進有效的公營、公私和民間社會夥伴關係,利用夥伴關係的經驗和資源戰略。
我們的工作
可持續發展目標司支持、促進和監測為支持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形成的多利益攸關方夥伴關係和自願承諾。 在各種國際可持續發展會議上宣佈。
該司還維護著可持續發展目標夥伴關係線上平臺,該平臺是通過各種聯合國會議為支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而建立的承諾和多利益攸關方夥伴關係的全球登記冊。其中包括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2019年)、聯合國海洋大會(2017年和2021年)、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會議(2014年)和裡約+20會議(2012年)等。
繼2014年第三次國際會議之後,大會建立了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夥伴關係框架,目的是監測現有小島嶼發展中國家(SIDS)的進展情況,並促進啟動新的、真正的和持久的夥伴關係,以促進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該司與最不發達等國家代表辦事處合作,是該框架的支助秘書處。
2019年,該司與多個合作夥伴合作,啟動了《2030年議程夥伴關係加速計畫》,以幫助加快和擴大有效的夥伴關係,以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該倡議提供了關於相關利益攸關方的有效夥伴關係實踐和能力發展的研究,以發展和實施夥伴關係以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夥伴關係加速計畫的一個特別重點是支持發展中國家建立新的夥伴關係,通過加強國家層面利益攸關方和部門之間的合作來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17能力發展
我們的能力發展方法
該司的能力發展活動以聯合國政府間機構關於可持續發展三大支柱——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成果為指導,推動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薩摩亞途徑》和其他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的實施。
能力建設活動還旨在加強和保持國家和社會的能力,以設計和實施戰略,儘量減少當前社會、經濟和環境危機以及新出現的挑戰的負面影響。作為一個跨領域的切入點,能力建設活動促進將《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納入國家可持續發展規劃框架,通過講習班和相關活動分享經驗教訓和良好做法。
該司的活動還將《2030年議程》和其他國際商定的發展目標與選定的部門領域聯繫起來,其中包括可持續能源、水和衛生、海洋和藍色經濟、區域和城市、減少災害風險、科學和技術。,促進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各項活動力求促進跨領域辦法和利益有關者參與規劃和決策的價值。
需求驅動的能力發展活動是與合作夥伴共同開展的,包括我們在總部以外的兩個項目辦事處(UNOSD和UNCRD)以及聯合國區域委員會、其他聯合國實體和聯合國駐地協調員辦事處。目標國家包括那些對自願國家審議後續行動感興趣的國家,以及處境特殊的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活動由技術合作經常計畫(RPTC)、發展帳戶和各種預算外來源提供資金,包括聯合國和平與發展信託基金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子基金。
RPTCC是對其他資金來源的補充,能夠快速靈活地回應會員國的短期援助請求,以應對小規模能力發展相關挑戰。
《2030年議程》和能力建設
《2030年議程》承認能力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目標實施手段的一部分(第41段)。每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都包含與實施手段有關的具體目標,包括能力建設。此外,可持續發展目標17涵蓋了實施手段和全球可持續發展夥伴關係,其中載有具體目標17.9,旨在:“加強國際支援,在發展中國家實施有效和有針對性的能力建設,以支持實施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國家計畫,包括通過南北、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
實施2030年議程的能力建設——我們做什麼
- 支持政府和利益攸關方加強中小微企業對實現《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等的貢獻。
- 加強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實現《2030年議程》和《薩摩亞途徑》的能力。
- 加強各國將《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納入國家發展計畫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能力。利用實用工具和同行學習來促進執行。
- 通過舉辦講習班和線上培訓課程,促進多方利益攸關者和參與性辦法。
- 支持政府和利益攸關方監測和發展有效的夥伴關係,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歡迎對能力發展支援感興趣的國家訪問我們的聯繫表,並在您的資訊類別下選擇“能力發展支援”。
能力建設:歷史背景
能力建設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執行手段之一。這反映在可持續發展問題各次主要國際會議通過的成果檔和行動計畫中。21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的《1992世紀議程》第37章涉及能力建設問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第四屆會議(1996年)、第五屆會議(1997年)和第六屆會議(1998年)以及審查《21世紀議程》(1997年)執行情況的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作出了有關能力建設的決定。2002年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通過的《約翰尼斯堡執行計畫》也承認能力建設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同樣,裡約+20會議的成果文件《我們希望的未來》強調,必須加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並加強技術和科學合作。就小島嶼發展中國家而言,能力建設也被確認為2014年《薩摩亞途徑》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涉及氣候變化、可持續能源、海洋可持續性、化學品和廢物管理以及融資等廣泛領域。
SDG17: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We have come a long way si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 No Poverty. Have you read all the books related to the 16 previous goals? If so, knowing how to save the oceans, protect animals, use clean energy, or promote peace come easily to you. Now that you know all the steps you can take to make our planet a better place, you are probably asking yourself: “now what?” Well, now is time to take action together! The 17 goals can only be realized with strong partnerships and cooperation. What does this mean? Imagine you are playing soccer with your friends. To score a goal, you have to work together as a team and develop tactics together.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quires the same mentality. The entire world needs to team up to achieve its common goal: ensuring a better future for everybody on earth.
The COVID-19 pandemic made everyone realize how crucial solidarity is. No country can fight the pandemic alon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our only option. Some regions don’t have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to offer services to their people, which means other countries need to provide help and support. This can be the case for providing health care, quality education or nutritious food.
What can you do to help? You can join or create a group at your school dedicated to taking action towards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For example, make sure your class recycles all the papers you use to write down your great ideas! Our new reading list for SDG17: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will inspire you to partner with your friends, family, and classmates. And for more ideas, go back to any of the previous Goals- there are endless opportunities for all of us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每一種善意
一本關於善良的動態圖畫書,以情感和痛苦的方式展示了個人行為如何發揮作用。美國國家青年文學大使賈桂琳·伍德森(Jacqueline Woodson)看似簡單的語言,以及E.B.路易斯引人入勝的現實插圖,使這本書可以廣泛用於討論關心他人和同理心的問題。
作者: 賈桂琳·伍德森 |插畫師:E.B.路易斯 |國際標準書本: 9780399246524|出版商: 南茜·保爾森圖書
SDG可持續發展目標17(SDG 17或全球目標17)是關於“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聯合國於 201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官方措辭是:“加強執行手段,重振可持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1] SDG可持續發展目標17提到,到2030年,為實現所有目標,需要非霸權和公平的跨部門和跨國合作。[2] 它呼籲各國調整政策。
SDG17可持續發展目標17的願景是改善和更公平的貿易,以及協調投資舉措,以促進跨境可持續發展。這是關於加強和簡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民族國家之間的合作,將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共同框架和共同願景,以確定這種合作的前進方向。[3]它尋求促進國際貿易和公平的貿易體系。[4] 該目標有17個到2030年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分為五類:金融、技術、能力建設、貿易和系統性問題。實現目標的進展情況將通過25項指標來衡量。[3][5]所有這些目標都被視為實施目標的手段。[6]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每年需要5萬億至7萬億美元的投資,147年官方發展援助總額達到2億美元。這雖然穩定,但低於既定目標。[2017] 4年,六個國家實現了將官方發展援助保持在國民總收入2016.0%或以上的國際目標。[7] 4年,國際匯款總額為2017億美元,其中613%投資於發展中國家。可持續業務的債券市場也在增長。76年,全球綠色債券達到2018億美元,比155年增長5%。[78]
衝突或自然災害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繼續需要更多的財政資源和援助。即便如此,許多國家也需要官方發展援助來鼓勵增長和貿易。[4] 可持續發展目標17的全球進展地圖顯示,世界大多數地區仍然存在重大挑戰。許多經濟地位強勁的地區表現非常差,如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地區。[3]